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罗一平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油画保全的魅力

2012-10-23 17:30:10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罗一平
A-A+

  今年三月,在我任广东美术馆馆长后不久,美术馆典藏部主任江郁之送来一本《油画保全技术与研究实例》的著作打印稿请我写序,仅粗略的翻动我就兴奋不已,那些关于油画保全技术的丰富史料和油画作品修复个案,以及大量修复过程和修复前后比较的精美图片和书籍装帧所产生的阅读美感是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我既感慨于作者深厚的油画作品修复的知识以及史海钩沉的能力,更折服于作者对油画保全技术理论研究的严谨态度,同时,也深深的赞叹岭南美术出版社独具慧眼的选题。

  对中国而言,油画是个外来的画种,自明代万历年间由欧洲传教士引入西方油画为发端,历经漫长的流入中土的滥觞时期,在20世纪初,受新文化运动影响,以“洋画运动”为特征的中国现代油画迅猛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本土主流文化行列中重要的一员。而其中大量的优秀作品,都已成为国内博物馆、美术馆的重要藏品。

  然而,任何一幅油画,在其被完成的同时,就开始了一个自然老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既由油画自身的构造和所用材料决定,也受各种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油画的保护和修复,就是对这一过程进行人为的干预,从而达到保存的目的。这项工作的开展与否及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油画的保护质量和油画的使用寿命,甚至是否能够继续流传的大问题。因此各大博物馆、美术馆都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油画修复视为收藏与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欧洲古希腊时期,就已经产生过非常接近艺术品修复范畴的技术运用,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就开始了较大范围地对欧洲古代绘画的修复,并产生了对艺术品修复问题的多种观点。17世纪,马拉塔提出了“把巨匠的艺术遗产传承给后代为宗旨”的修复理念,并发明了“裱画布里”的修复方法,使欧洲对艺术品原作的保全技术进入了“近代性修复”的阶段。19世纪产生了多种油画修复方法和对油画保全问题的争论,其中“画廊上光油”、“油画清洗”就是这些争议中最具有代表性两种修复观点。20世纪以来,科技成果的运用大大推进了油画保全技术的发展,为油画修复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但与油画辉煌的发展史与眩目的油画修复形态相比较,对油画保全历史发展的梳理与技术研究却很不够,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中国本土油画修复研究与实践,时至今日应该说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其理论研究更是处于萌芽阶段。据资料显示,这方面的研究专著仅有聂鑫、赵春男编著的《油画的修复与保存技巧》(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8年出版),陈景容的《油画的材料研究与实际应用》(岭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出版),其余的也就是发表于一些刊物上的零星论文,如许肠、林纯用的《画可能毁在画家自己手上——对有关油画材料技法及保存的问答》、司徒勇的《油画修复浅谈》、丁宁的《艺术品修复:一种独特的文化焦点》、许旸的《油画修复与油画材料技法的关系》、詹长法《意大利现代的文物修复理论和修复史》、梁小延的《中国本土油画的修复》、莫述文《浅谈微生物对油画的侵蚀与其防治办法》、丁宗江的《谈油画作品的保管与修复》,在此之外就是江郁之发表的《略论油画藏品保护技术的要点》、《现存广东新会博物馆的中国早期西洋画<木美人>的保护方案探微》、《油画修复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这些资料说明,对油画保全工作的理论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薄弱环节。

  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有二个重要原因。其一,油画保全工作是一种特殊的技术,操作的每个过程要求都很严格,其过程不仅仅要具备修复技术方面的知识,也是集油画材料知识、收藏、保护知识、历史知识、审美能力等诸多方面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学术研究,研究者没有丰富的油画修复实践经验是无法进行的;其二,对油画保全技术的历史梳理与理论研究,涉及到材料学、化学、历史学、艺术学、哲学、社会学、图像学等诸多方面的知识,涉及到这些学科的一般知识如何具体到油画保全学这一特定学科的特征、原理,涉及到对不断出现的新材料是如何推动油画保全工作并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技术手段的了解程度,涉及到研究者如何获取这方面的资料并运用和统筹这些资源,以及将这些交叉于各学科的知识综合于油画保全学研究的方法论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考验着研究者的才气与功力,学识水准与研究品性。也许,正是这些问题的复杂性,使油画保全方面的理论研究很少人涉足。而江郁之的这本《油画保全技术与研究实例》,则清晰地在各章节中对这些问题作了精细的考察分析,并在这个基础上做出了清晰的阐述。

  作为中国第一代油画修复专家,江郁之参与创办了广东美术馆油画修复室,多年的油画作品收藏工作,使他对中国本土油画的语言、材料、艺术家的绘画习性等方面有着深刻的理解,而多年的藏品修复工作则使他积累了大量的修复经验,这本《油画保全技术与研究实例》,是他在丰富的油画修复实践经验之上完成的一部富有创见,并能体现作者综合研究能力的学术著作。

  我认为,构成此书学术价值与学术深度的条件有三点,其一,作者必须具有油画修复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厚基础,对油画保全的一般原理与特征能有正确的把握,对油画保全技术的发展动态与当前国内外的油画保全技术现状要有较全面的了解。也就是说,这本书的写作对作者是否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二,它要求作者在拥有油画保全学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拥有此学科所涉及到的各学科的知识,以及较强的综合能力与统筹能力,以及驾驭材料的综合能力。也就说,这本书的写作对作者是否具有将多学科知识交叉运用于油画保全学研究这一具体学科领域的能力提出了挑战。

  在这二个方面,我认为本书的上篇“问题的呈现与思考”部分,就多方面、多解度地呈现了作者这些方面的能力。作者从油画修复史的钩沉入手,以数万字的篇幅,以气势恢宏的鸟瞰式的目光,有条不紊地展开自古希腊至20纪西方油画修复技术和修复理论发展脉络的梳理,历史线索交待清晰,不同时期的油画修复技术与修复理论介绍准确到位。在梳理中,他力争阐明油画修复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类的一般规律和原理,以及油画修复学科本体存在的方式。我注意到,在上篇的展开中,他既注重对油画修复学科历史进行梳理分析,并在研究与利用等必备方法方面给予今人信服的阐述,同时又能兼顾到对油画修复最新动态进行描述与梳理,使读者在阅读中,能最大量地了解和掌握油画修复学的一般原理和油画修复学发展的新动态,从而学会运用油画修复学的方法。因此,这部专著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用性。

  其三,本书的写作不仅要求作者要了解西方油画修复的发展脉络与修复方法,还要对中国油画修复与西方油画修复的不同点和特殊性有深入的了解。此书下篇“油画修复实践”部分,作者通过广东美术馆油画修复室建立的描述,呈现了美术馆修复工作人员从观摩、实习、培训、引进设备技术到建立油画修复工作室的全过程,其中可以感受到拓荒者们的心血和智慧。接着,作者透过美术馆油画修复室建立与发展的过程,展示了国内油画修复事业徐步向前的历炼征程;又通过对李铁夫、冯钢百等艺术家修复个案的陈述与实例分析,触及到油画修复中最根本原则的运用和可操作的具体程序,使读者领悟和把握到油画修复中最本质的理念和内涵,以及最细微的工序环节,把读者动态地引入油画修复这个文物保护技术的境域,视点新颖,很有说服力。

  最使我砰然心动的恐怕要数案例三、案例四和案例五、六,在介绍了油画修复最常用的材料和最基本的工作条件之后,作者详尽地介绍了他是如何把实践积累的油画修复技术经验运用于馆藏油画作品修复的案例,并介绍了在修复油画中手工操作和引进专业设备的部分工作流程,更有大量专用材料的图解,很好的加深了读者对油画修复技术方面的理解。

  在专著的版式设计上,编辑者做了有益的探索,全书不拘一格,以充分体现出油画修复工艺本身特点和美感为原则,以丰富的版面样式充分表现出油画修复工艺的魅力。作者、编辑与摄影紧密合作,使图片的配制、视角的统一、画面的读识等诸多方面都显得完美而和谐。

  读完样稿,我认为这是一本富有创见的关于油画保全技术与研究实例的学术专著,这本专著对油画保全技术与研究实例诸多方面的论述都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同时,更认为它的文化意义远远越出了仅仅介绍油画保全技术与研究实例的范畴。因为,这本书不仅使我们了解了中外油画保全技术的发展与实例运用,更重要的是,它在为油画保全技术的质量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的同时,能激励我们去进一步的进行文化思考。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罗一平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